2009年,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益陽“中國黑茶之鄉”稱號。建議省委省政府在安化、新化等黑茶生產地加大茶園建設,開發生產高端黑茶,以此促推湖南從“茶葉大省”向“茶葉強省”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制約湖南黑茶產業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一是原材料不足。湖南年產3萬噸黑毛茶原材料,僅能滿足省內黑茶廠家70%的原料需求,其余靠外省引進,存在以粗綠茶、篩面茶充作黑茶現象。二是小作坊多,粗制濫造。不少小作坊和小企業跟風生產黑茶,但不嚴格執行黑茶制作工藝,存在只殺青不渥堆,或者只渥堆不殺青現象,而高品質黑茶需兩年以上陳茶制作,不可當年采茶當年生產。三是設備落后,質量標準不高。黑茶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低。
建議:一是支持開發兩型茶園基地,解決原材料不足問題。重點建設有機、綠色茶葉基地,同時對老茶園進行升級改造,達到有機、生態茶標準,并對茶園種苗進行補貼。二是加強黑茶研究,開發適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科技部門、產業研究所等積極提供科技服務,配合茶葉現代企業研發新產品,推出適銷對路的健康、衛生、方便的新黑茶品種。三是扶持龍頭企業,打造全國知名黑茶品牌。兼并小作坊小企業,重點扶持生產高品質精制黑茶的現代企業。在生產邊銷茶低檔茶的同時,生產高、中檔黑茶,以此帶動湖南黑茶產業品質提升。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深挖文化內涵,為渠江薄片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由國家科研機構湖南省爐觀茶葉科學研究所挖掘和研發推出的黑茶渠江薄片,源于秦、興于唐、盛于宋,被視為黑茶中最古老尊貴的茶品。為這一曾經瀕臨消失的古老工藝申請非物質的遺產保護,有利于深入整理挖掘黑茶文化、提升黑茶品質,實現湖南“茶葉強省”愿景。五是政府引導創新黑茶營銷模式,珍惜保護黑茶品牌。現有個別企業在創新黑茶營銷模式時誤入歧途,涉嫌黑茶傳銷。政府部門應高度關注并嚴厲打擊,以免損壞湖南黑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