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具組合
鐵制火爐一具,銅質(zhì)燒壺一把,長方形紫檀木茶盤一個,長方形木制托盤一個,青瓷茶碗若干個(可用三才蓋碗杯),陶質(zhì)茶罐一個,檀木茶道具一套,茶色茶巾一條,清花茶荷一個,彩瓷花瓶一個、梔子花一枝,香爐一個,香三支,北港毛尖茶若干克,《平湖秋月》曲碟或錄制的《水鄉(xiāng)天籟之音》磁帶一盒,醉茶圖一副。
二、基本程序
第一道:煮水——邕湖荷露煮含膏。
第二道:滌器——青瓷茶碗岳州窯。
第三道:賞茶——茶伴公主入青藏。
第四道:投茶——燕飛尋常百姓家。
第五道:洗茶——橫空一鶴排云上。
第六道:泡茶——水潤北港瑞草黃。
第七道:敬茶——氵邕湖含膏惟上貢。
第八道:聞香——亦有靈源一派香。
第九道:品茶——滌煩解渴心神悅。
第十道:醉茶——夜歸踏碎滿街月。
三、解說詞
巴陵自古產(chǎn)香茶,馥郁嬋宮斗桂花。
北港毛尖朝圣帝,西山銀片普侯家。
君妃飲后憂思解,王母嘗新樂意夸。
不信但看云外客,車船滿載運天涯。
這是當代詩人洞庭詩社社長李曙初對北港毛尖茶的贊譽詩章。
北港毛尖,屬黃茶類,產(chǎn)于岳陽城東北港邕湖一帶。北港發(fā)源于梅溪,全長約兩公里,因位于南港之北而得名。北港、南港匯合于喬湖,湖邊有五座氵邕廟,廟前有一湖,現(xiàn)名楊家湖,也就是邕湖。此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早春清晨,湖面蒸氣冉冉上升,低空繚繞,經(jīng)微風吹拂,如輕紗薄霧盡散茶園上空。其地理氣候孕育了北港毛尖的獨特風格。
北港毛尖,舊稱氵邕湖含膏。唐代享有盛名《唐國史補》中有“岳州有邕湖之含膏”的記載。為唐代十大貢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