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黃大茶是中國名茶,屬于黃茶類。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產地:皖西黃大茶為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所產。與上述地區毗鄰的湖北英山、河南商城和固始、安徽潛山等地,過去也曾有少量生產。品質最佳者當數霍山縣大化坪,漫水河,金寨縣燕子河一帶所產。
特點: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黃大茶產品按品質優次分3級6等。
采摘:黃大茶采摘標準為一芽四、五葉,春茶要到立夏前后才開采,春茶采3~4批,夏茶采1~2批。鮮葉原料比較粗老,但要求茶樹長勢好,葉大梗長,一個新梢上長4~5片葉子以上,才能制出質量好的黃大茶。這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粗放茶葉采摘技術,但“木已成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種習慣的傳統采摘制度和要求。采回的鮮葉,及時攤放于清潔的場所,以防紅變。當天采的鮮葉應當天制完。
工藝:黃大茶制造分炒茶(殺青和揉捻)、初烘、堆積、烘焙(拉毛火和拉足火)四道工序。
功效:提神助消化、化痰止咳、清熱解毒。性質清寒。
黃茶的種類:溈山白毛尖、君山銀針、北港毛尖、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霍山黃芽、鹿苑毛尖、皖西黃大茶、溫州黃湯、掌頂黃芽。